注册 登录 授权

产品分类
产品搜索
俄乌战局的默契平衡将被打破?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3-20

  摩根注册就在刚刚过去的新年前后,已经持续了将近两年的俄乌冲突,一度沉寂却突然交战升级,俄罗斯打出了开战以来最密集的导弹攻击;而乌克兰也毫不手软,把攻击范围扩大到了俄罗斯的本土。主战场之外的平民死伤也随之增多,报复与反报复停不下来。俄乌战事进入新的阶段,会如何演变?俄军在敏感地点又聚集起万人大部队,是否要在胶着的正面战场再挑起对决?

  俄罗斯国防部2024年1月8日通报称,当天俄军利用包括“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在内的海基和空基远程武器对乌克兰境内的军工目标进行了精确打击。

  乌方对俄军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表示强烈谴责。据乌克兰军方发布的消息,8日俄军向乌境内发射了59枚各类型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了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扎波罗热和赫梅利尼茨基地区,乌方拦截了18枚导弹和8架无人机。此次俄方攻击目标是重要的民用基础设施及工业和军事设施。

  “这次空袭据乌克兰军方高层透露,拦截率有所下降,大概只有不到一半。我认为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主动示弱,向西方争取外援。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提高自己公布战况的可信度。俄方持续大规模的对重要目标进行轰炸,很显然就是要给乌克兰政治造成压力。”

  近期俄乌双方,都加大了使用远程武器打击对方纵深目标的力度。2023年12月29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和其他多地遭到俄罗斯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天俄军在空袭中使用的攻击型无人机和导弹数量达到158件,其中各型导弹数量超过120枚。泽连斯基称,俄军武器库里能用的武器都用上了。

  此次袭击,俄军持续了约18个小时,造成39人死亡,159人受伤,乌克兰国内大约120座城市和村庄的供电受到影响。路透社称,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从未有过如此密集的导弹攻击。

  “12月29日的这种打击,破除了西方的谣言,说俄军弹尽粮绝,已经打不下去了。俄罗斯要证明它仍然有进行大规模进攻的实力。”

  在遭到“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空袭”后,2023年12月30日,乌克兰对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市发动袭击,造成包括5名儿童在内的25人死亡,109人受伤。俄方称,这是俄乌冲突以来发生在俄罗斯领土上最致命的袭击之一,袭击中乌军使用了集束弹药。

  俄罗斯国防部指责乌克兰试图转移公众对其前线失败的注意力,并诱使俄方发动类似性质的报复性袭击,俄方强调,这种罪行不会逃脱惩罚。

  “西方给乌克兰的援助标准,就是尽量不要打击俄罗斯的城市。所以这次打击别尔哥罗德市,乌克兰是为了扩大打击范围的一个探测,看看美西方对此有什么态度。”

  2023年12月31日,俄罗斯再次发起了大规模的打击行动,乌克兰包括首都基辅在内的19个州都遭到了猛烈空袭,同时俄军打击了位于哈尔科夫的乌克兰“决策中心和军事基础设施”。

  “俄罗斯非常愤怒,乌克兰打的是俄罗斯的平民,是俄罗斯本土的目标。战场已经扩大到了俄罗斯的本土,所以俄罗斯报复的目标是非常清楚的。炮弹或者导弹的发射地、无人机的发射地、指挥所,它要对这些区域进行打击报复,要进行反制。”

  这场空袭不仅展示了俄罗斯军事力量的强大,也展现了其决心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如今的俄乌俨然已经陷入了报复与反报复的漩涡中。2023年12月3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新年讲线年“复仇”。

  “泽连斯基总统说乌克兰当然要对俄军事行动进行报复,因为俄罗斯打了它的首都,打了它的纵深目标,所以也要对俄罗斯的纵深目标进行打击。但这种报复的程度也就是在乌克兰现有的武器装备上进行扩大,要想组织大规模的打击,它是很难做到的。”

  2024年1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视察了位于首都莫斯科的维什涅夫斯基军医院,并与参加特别军事行动的官兵们进行了交谈。

  “普京见到受伤的战士,仍然强调将特别军事行动的主要攻击目标,定义为乌克兰的军事设施和战略设施,而不会像乌克兰一样对平民开火。普京一方面要坚决捍卫俄罗斯的利益,但另一方面他也向俄罗斯社会传达了他希望尽快实现和平这种积极的信号,要消除老百姓对于俄乌冲突的焦虑和不安。”

  针对此轮俄乌开启的“互轰”模式,俄罗斯媒体分析指出,此轮相互攻击是由乌军袭击克里米亚半岛费奥多西亚港正向前线运送无人机的“新切尔卡斯克”号坦克登陆舰引发的。

  据悉,2023年12月26日凌晨,乌军袭击了克里米亚半岛费奥多西亚港,这艘登陆舰船体破损严重。

  “乌克兰为什么要打掉俄罗斯的这艘登陆舰呢?因为现在黑海的控制权还在俄罗斯的手里,而乌克兰急需大量的军火、物资,如果走黑海的话,它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资,价格也比较便宜,但现在它拿不到海上通道,所以就要打击对手的制海权。”

  对于乌克兰来说,克里米亚费奥多西亚港奇袭的成功,远比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战况影响效果要大,它可以降低正面战场上大反攻失利的影响,提升部队士气。

  “对于泽连斯基政府而言,如果不在军事上有所表现的话,社会和军队的士气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它在正面战场不能做出反击的情况下,就选择突袭的方式给俄军造成损失,借此挽救乌军的士气。”

  在俄军“新切尔卡斯克”号坦克登陆舰遭袭后,俄军出动了多架苏-34战机执行报复行动,却不曾想,遭到乌军防空系统的阻击,击落其中3架战机。而这加剧了俄军的报复行动。

  “俄军低估了乌军的防空能力。这两年期间,大量来自于北约先进的战场防空系统和战区防空系统的进入,使得乌克兰的防空能力大大改善。俄罗斯在过去拥有的一些制空权优势正在被削弱,俄罗斯在战场上的装备优势差距也正在被缩小。”

  就在俄军加大对乌克兰军工和军事基地打击力度的同时,美国商业频道刊登题为《随着获胜希望的消退,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战争可能在2024年变得更加艰难》的文章。文章指出,2024年乌克兰同美国和欧洲的联盟可能进一步动摇,让今后的军事援助方案出现不确定性。

  目前,西方国家对乌援助出现“疲劳症”。美国国内两党分歧难解,新一笔600亿对乌援助资金迟迟未获国会批准。在欧洲,由于受到匈牙利反对,欧盟500亿欧元援乌计划暂时被搁置。

  “乌军对俄境内目标的轰炸,是要向西方证明,乌克兰仍然有能力打下去。希望西方继续支持乌克兰更多的资金和装备,否则乌克兰国内对俄乌冲突的妥协派就可能会占上风,会对乌克兰造成更不利的影响。”

  尽管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经济及军事支持出现“缩水”,但援助并未停止,1月3日,挪威宣布将提供两架F-16战斗机、派出10名教官在丹麦培训乌克兰军事人员。

  “乌克兰与北约正在召开新一轮的紧急磋商,就是要争取更多的军援和更多的防空武器,这都成为乌克兰索要军援的正当借口。西方在战略层面上不能放弃乌克兰的情况下,未来援乌资金可能会减少,但绝不会停止。”

  泽连斯基1月1日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表示,乌军今年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摧毁克里米亚大桥等方法“隔离克里米亚”,使其无法作为俄军发动进攻的基地。

  为了能再次引起欧美的关注,泽连斯基再次发动对俄罗斯本土的打击,并将目标选定在克里米亚大桥。

  “乌克兰必须发动几次进攻,只有打赢,才能促使北约向它提供武器装备。这几次进攻中出现了新的变化,就是双方对彼此的打击力度更大了,但不是增加地面的交火,而是空袭和导弹袭击增加了。”

  “泽连斯基也公开宣称要炸掉克里米亚大桥,如果真的炸了克里米亚大桥,那就意味着双方冲突再升级。它应该具备这个能力,把‘风暴阴影’导弹或者美国给它的‘爱国者’都用上,真有可能炸掉克里米亚大桥。但是泽连斯基有没有胆量在美国欧洲不支持的情况下炸大桥,它还要想好久。”

  虽然双方空袭日趋激烈,但在阿联酋的斡旋下,俄乌双方于1月3日实现了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换俘,西方媒体称这是时隔4个月后俄乌再次交换战俘。

  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公告称,经过复杂谈判,248名俄罗斯军人从乌克兰控制区返回俄罗斯。同日,乌方表示,乌方共有230人被释放,包括130名乌武装部队军人、55名乌国民警卫队人员、38名边防军人员、1名国家警察和6名平民。

  “尽管俄乌冲突打得很激烈,双方在外交上也是互有攻防,但事实上俄乌两方在人道主义问题上保持了沟通渠道的畅通。俄历新年,对于双方来说,换俘是重要的人道主义内容,换俘将会缓解俄乌两国国内的政治压力,也能营造节日期间相对稳定的社会氛围。”

  俄乌大规模换俘让人们再次看到俄乌之间沟通渠道的存在,此前英媒《》透露,柏林和华盛顿正在就一项援乌武器削减计划举行会谈,华盛顿同意柏林的观点,认为有必要将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由提供援助转到谈判上。报道称,德美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迫使泽连斯基重新回到和普京的谈判桌上。

  而莫斯科方面也随即释放了一些信号,表示愿意在承认乌东四州已经并入俄罗斯的这一现实基础之上,与乌克兰进行谈判。

  “俄罗斯的意思就是拿到它该拿到的,去军事化、去纳粹化这些它不管了,也不推翻泽连斯基继续当任总统,把乌克兰20%的出来,让乌克兰变成一个内陆国,这样也消耗了西方的力量。现在是考虑各方决心意志的时候。俄罗斯是站在事实上相对有利的一方,它这么说可以透露出和平的信号。”

  虽然整个俄乌局势出现了和谈的声音,但最近乌克兰军方宣布继续征兵50万人,在军事上突袭克里米亚港口,空袭别尔哥罗德圣诞广场,种种迹象又再次提醒人们,泽连斯基可能未必愿意听从欧美的安排,在短期内实现停火。

  “泽连斯基仍然坚持要打下去,首先是乌克兰对领土和主权利益的坚持,其次乌克兰战局的发展和泽连斯基的政治生命,甚至和乌克兰现在执政团队的政治前景都有巨大的联系。一旦俄乌出现了不利于乌克兰的局面,对于泽连斯基的政治生命来说,可能会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2024年是选举年,美国、俄罗斯、乌克兰都要面临总统选举,而俄乌战场上的一举一动,将成为影响美俄选举结果的筹码,目前双方都力图获取主动的控制权,毕竟选举的结果关系着战争的走向。

  “首先俄乌冲突是美俄的博弈,美国和俄罗斯都面临着大选,这个战场是要为大选服务的。双方都是用无人机、导弹这样的作战方式来攻击对方的,预示着谁都不能输,因为现在谁输就意味着谁在大选的时候可能要失分。”

  日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为了维持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乌克兰将会开辟“新的方向”,并向俄罗斯“释放怒火”。普京表示,俄罗斯将继续使用高精度武器打击乌克兰的军事决策中心、军事人员和雇佣兵聚集点等目标。

  “我认为在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出来之前,俄乌之间不会有一个清晰的结果。春、夏都会有战争发生,但战争的烈度到底有多强,这无法预测,但是这一年,双方还会持续胶着。”

  “俄罗斯继续打下去的决心以及政治上的决心仍然十分强烈。它想向西方证明,俄乌必须按照俄罗斯的方案,以战促谈。它想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给西方,给乌克兰,包括给俄罗斯社会传递明显的信号。所以2024年不会有停战,冲突的烈度还有可能会加强。”

  据彭博社报道,尽管乌军袭击增加了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半岛,以及乌克兰南部俄军补给线的压力,但它们对战场发展的影响有限,双方在乌东的地面战斗基本处于僵局。

  2023年12月20日,英国国防部发布的最新分析报告称,随着乌克兰军队在前线大部分地区转入防御态势,乌军已开始完善野战防御工事。俄罗斯将继续在乌东地区进行局部进攻,但单次攻击很少超过排级规模。

  “现在北欧零下40度,乌克兰那边比去年冷多了,气候决定前线无法继续打,所以它就在后方发射导弹。现在各方都进退两难,都非常难受。”

  “现在乌克兰已经开始进行防御了,要用美国给它提供的装备挖战壕、埋地雷,把兵员藏起来,打游击战,所以它现在特别需要北约向它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

  在此背景下,英国广播公司刊文预测,俄乌冲突将在2024年继续延宕,但可能会呈现出与此前不同的发展态势,僵持消耗,将是2024年俄乌冲突的一个主要特点。

  “这次不是地面交火,不是部队有生力量的作战,不是像巴赫穆特那样的绞肉机,而是空袭。空袭的特点是没有作战人员的伤亡,或者是作战人员很少的伤亡。在这么长的战线上,俄乌双方谁都不会让步,谁都不能停手,谁都不能打输。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的交战不是越来越消停,而是越来越激烈。”

  “耗下去对西方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西方认为一旦停火则意味着要默认俄在欧洲事务、安全上的否决权,有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全球政治、安全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美国‘世界警察’的形象就会受损。”

  在战略僵持的背景下,战术上的改变加剧了俄乌之间大规模的袭击,俄罗斯正在加强进攻力度,而乌克兰的资源也正逐渐耗尽。

  “乌克兰方面在财力、人力上都越来越疲乏,虽然俄罗斯也在消耗,俄罗斯即使现在想停手,美国不让乌克兰停,它也停不下来。所以它只有通过消耗对方到精疲力竭、弹尽粮绝,不得不到谈判桌上的时候,才会出现和平的曙光。”

  “俄罗斯希望在三月中旬的俄总统大选之前,打出一波成绩,给泽连斯基政府一些政治压力,逼西方回到谈判桌前,以战促和肯定是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

  俄乌战事再次升级,让止战和谈的前景更加暗淡,中东巴以冲突没有停止的迹象,而在亚洲朝韩局势又骤然紧张,战争的阴云越攒越大,最怕的是各个交火点、“火药桶”相互的煽风点火、相互引燃、扩大燃烧,令世界面临更大的危机。


脚注信息
Copyright(C)2009-2022 摩根注册版权所有